为深入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优化农村地区现金流通环境,提升村民人民币认知与爱护意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分行以“现金服务送下乡金融知识暖民心”为主题,走进加格达奇乡加南村、塔河县开库康乡开库康村等地,开展多形式、接地气的宣传活动,将金融服务与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
活动中,该行工作人员围绕村民实际需求,聚焦五大核心内容精准发力。在反假货币宣传环节,通过新版人民币防伪手册与真假币实物对比,手把手教超市店主、农户等群体掌握“一看、二摸、三听、四测”识别技巧,详解假币欺诈手法与正确处理方式,切实筑牢群众“钱袋子”安全防线。针对电子支付普及下的拒收现金问题,宣传人员向村内商超、小卖部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明确人民币法定地位,强调不得强制拒收现金,保障老年人等现金偏好群体权益。
同时,工作人员主动摸排农户、小商户的小额现金需求,介绍央行协调金融机构保障乡村小面额人民币供应的举措,告知村民可就近到银行网点或普惠金融服务站兑换零钱,破解“换零难”困扰。结合《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用实例说明全额、半额兑换标准,鼓励村民及时兑换破损纸币,既减少自身损失,也助力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针对火灾、虫蛀等特殊原因损毁的人民币,还简要讲解了特殊残币的鉴定兑换流程,让村民感受到央行服务的人文关怀。
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村民们踊跃咨询日常现金使用难题,工作人员逐一细致解答。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服务村民400余人次。村民们纷纷表示,宣传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解决了不少实际困惑。村委会成员与商户代表也承诺,将主动承担宣传员职责,协助维护本村良好现金使用秩序。人行大兴安岭地区分行将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下沉乡村,让普惠金融温暖更多群众。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