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飘香。作为全区唯一农业县,呼玛县眼下正全力推进秋收工作,通过强组织、抓整地、促利用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将“丰收在望”的喜人态势稳步转化为“颗粒归仓”的实际成果,为全年粮食丰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统筹,秋收作业高质高效推进。为确保秋收工作有序开展,呼玛县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一方面,制定秋收计划图与时间表,严格按照“五先五后”原则推进收获作业,同步印发《呼玛县2025年粮食机收减损实施方案》,以科学指导降低田间损耗。截至9月29日,全县已收获粮食作物5.6万亩,占应收面积的5.1%,其中小麦4.385万亩已完成全部收获,杂粮杂豆、薯类收获0.42万亩,大豆收获0.8万亩。另一方面,气象条件为秋收提供有力支撑。今年春夏季降雨偏多,土壤湿度保持正常;8月下旬、9月上旬气温分别较历年同期偏高0.4℃、1.0℃,利于大豆鼓粒与成熟,且5月22日至9月17日大于等于10度活动积温达2207.5℃。
农机力量更是底气十足,凯斯4088、克拉斯370、迪尔660等620余台收割机整装待发,满负荷作业状态下每日可收获约9万亩,预计12天左右完成大田收割;玉米则将在11月末启动籽粒收获,确保应收尽收。
此外,县乡两级成立秋收领导组织,统筹推进秋收、秋整地、秸秆利用等重点工作,70余名农技人员全部下沉一线,指导托管经营组织、合作社、种植大户带头抢收快收;针对弱势群体、外出务工未归人员等特殊群体,提前制定帮扶代收计划,保障粮食及时收获。
精耕细作,提升秋整地作业标准质量。秋收与秋整地同步推进,呼玛县从设备保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三方面入手,为明年春播夯实基础。在设备检修上,全县528台180马力以上安装深松测试仪的拖拉机、690台自动导航仪、2460台耕整地机械及625台收获机械,已于8月末全部完成检修,同时加快农机作业智能终端安装,累计安装77台,数字化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作业标准进一步严格。9月26日,呼玛县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机收减损现场会,印发《呼玛县2025年秋收整地工作指导意见》《呼玛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意见》,结合秸秆综合利用95%、还田利用70%的目标,统筹推进秸秆还田与秋整地,确保翻埋、耙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实现耕地“待播状态”,达成秋雨春用、春墒秋储。目前,全县已完成整地1.5万亩。安全生产同样不松懈。呼玛县开展秋收护农专项行动,县乡两级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实现反光标识发放、粘贴全覆盖。9月以来,县政府组织人员逐乡、逐村、逐户开展地毯式排查,为反光贴脱落、破损的农机具重新粘贴。截至目前,农机部门已派出车辆30台次、人员60余人,完成6乡2镇54个村的排查工作,免费为200多台拖拉机、300多台拖斗、180台收割机、1000多台农具张贴反光贴5000余张。
多元施策,提高秸秆离还田利用率。在推进秋收的同时,呼玛县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助力农业绿色发展。该县把秸秆综合利用纳入“一把手工程”,与秋季森林防火同部署、齐推进,并纳入“田长制”管理,层层压实责任。为提升群众参与度,呼玛县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平台广泛宣传,发放“致农民一封信”,清晰解读秸秆焚烧的危害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益处,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秸秆处理。在实际利用中,呼玛县根据不同作物特点分类施策:全县112.2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中,4.3万亩小麦收获后已全部翻埋;占比92%的104万亩大豆,因秸秆量少,除部分豆皮子收集用于喂牲口外,其余基本全量还田;2.9万亩玉米将于11月下旬收获,30%秸秆将打捆离田用于养殖,70%秸秆则通过少量翻埋、多次耙地或旋耕实现碎混还田,切实提升秸秆利用率。
下一步,呼玛县将在耕地封冻后,抢抓晴好天气,指导各乡镇自北向南全面开展大豆收割,确保颗粒归仓。同时,持续加大秋整地、秋起垄、秸秆还田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力争最大面积耕地实现“黑色越冬”,并做好粮食保管与销售工作,让农业好收成真正转化为农民的好收入。
终审:高壮利
复审:白玉峰
初审:胡富菊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