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丰收的喜悦刚刚沉淀,又一惠民喜讯传遍了呼玛县的田间地头。近日,随着最后一笔大豆包衣补贴资金通过惠民惠农“一卡通”平台发放到位,这项全新惠农政策已圆满完成。这不仅是国家政策红利的精准直达,更是呼玛县推动寒地大豆迈向“科技种豆”新征程的关键一步。

一、政策破冰:从“0”到“1”的惠民新跨越
大豆种子包衣补贴是国家为提升油料产能、促进农民增收实施的重要举措。这项首次实施的补贴政策,直接减轻农户的生产投入,让农民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呼玛县积极响应,广泛动员,最终全县申报并核验通过的补贴面积67万亩,共计1772户农户受益,发放补贴金额328万元,真金白银地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激发种植积极性。
二、科技赋能:标准化种植促单产提升
种子包衣,相当于为每粒大豆种子穿上了一件集防病、杀虫、促生长于一体的“科技铠甲”。这对于积温偏低、病虫害发生有独特规律的呼玛县而言,意义尤为重大。呼玛县在技术推广上严格要求,指导农户选用合规登记的大豆专用包衣剂,并根据本地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对应的杀菌、杀虫成分,还可混配钼肥等以提升种子抗逆性。规范的包衣技术能有效防控大豆苗期病虫害,显著减轻大豆重迎茬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提升大豆单产提供了坚实保障。技术的标准化推广,引导农户改变了自留种、不规范拌种的传统习惯,推动了播种环节的标准化与科学化。

三、全程指导:从“如何种”到“如何种得好”
为确保这项新政策顺利落地,呼玛县构建了“宣传-申报-审核-指导”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政策出台后,全县通过召开培训会、发放明白卡、微信群推送等方式,确保政策信息“户户知”;在申报阶段,各乡镇农技人员专人指导,帮助农户尤其是小农户顺利完成首次申报;在技术层面,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从包衣剂选择、种子处理到播种时机,提供“一对一”的科学规范指导,确保这项技术不仅“用上”,更能“用好”。
四、展望未来:夯实基础,护航产业振兴
首年申报的成功实践,为后续政策的优化和延续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呼玛县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扩大政策覆盖面,力争让更多农户享受到这项科技红利;二是强化技术跟踪服务,建立包衣效果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技术方案;三是推动该项补贴与耕地轮作、大垄密植、优质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构筑支撑呼玛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矩阵”,为保障国家油料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贡献更大力量。
终审:高壮利
复审:白玉峰
初审:胡富菊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黑公网安备 232722020000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