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释放征信服务在县域金融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分行聚焦县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以“征信赋能,精准滴灌”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征信动能。
织密服务网络,激活县域融资“信用引擎”。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分行组建专业化金融征信服务组,采取“送教上门、精准对接”模式,重点走访县域制药、绿色食品加工等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征信系统与地方产业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将信用资产转化为融资优势。在涉农领域,将农户生产规模、农产品履约记录、农机购置情况等核心要素纳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三信评定体系,联合涉农金融机构建立县域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数据库,实现信用评价与金融需求精准匹配。在秋收关键期,依托信用评定结果,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对评定结果较好的农户简化审批流程、给与一定程度的贷款利率优惠,截至目前已投放农户贷款超20000万元,确保粮食收割、仓储、运输等环节资金需求“随用随贷、精准直达”,让信用成为农户丰收路上的“硬支撑”。
优化查询布局,构建便民服务“立体矩阵”。优化调整现有征信自助查询机布设区域,以“就近办、便捷办、高效办”为目标,结合县域人口分布、产业集聚特点,优化调整现有征信自助查询机布设区域,启动招标采购工作合理新增设备,进一步畅通县域征信查询渠道、提升服务覆盖率。组织辖区银行机构开展“征信查询便民行动”,通过网点海报、乡村广播、客户经理入户讲解等方式,普及智慧柜员机、手机银行线上查询等便捷渠道,帮助群众熟练掌握自助查询技能。在自助查询点张贴清晰操作流程图,同步开通线上咨询热线,实时解答群众查询疑问。
拓宽宣传维度,筑牢信用建设“思想根基”。依托乡村金融服务站,以“经济身份证”为通俗喻体,为农户讲解征信记录与贷款申请、利率优惠的关联,结合虚假代办、违规收费等涉农常见金融骗局以案释法,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结合秋收时节农户集中返乡、交易频繁的特点,组织宣传队深入村镇集市、农业合作社、粮食收购点,通过现场答疑、案例解析等方式讲解信用贷款优惠政策,引导涉农主体珍视信用记录、健全信用档案,累计走访涉农主体200余家,覆盖农户1000余人次。在青少年教育领域,围绕“理性消费、诚信做人”主题,通过趣味科普短视频、征信知识竞赛、模拟银行办卡等互动形式,走进10所县域中小学开展宣讲活动,覆盖师生超5000人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诚信价值观。
终审:杨秀梅
复审:程贵军
初审:潘尔雅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黑公网安备 232722020000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