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玛县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以事察人、实干为要”,创构“一线考察+综合研判+成果运用”闭环链条,将干部考察“探头”精准前置到风电、机场、招商、产业链建设等经济主战场,着力在项目攻坚一线识别锤炼“硬核”干部。
从“档案堆”走向“项目场”,明确“考什么”。将重点经济项目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和“赛马场”,考察探头前置发改、商务、农业等18个经济部门,精准覆盖重点项目建设“前中后”,具体落实到一线干部,着力培育发展先锋。聚焦风力发电、机场建设、招商引资落地等经济项目推进中的“硬骨头”,明确用地审批、环评制约、征地进度等11个“考察标注点”,对敢闯敢试、主动靠前、一抓到底的干部重点标注、重点培养,3名干部因在协调军民航手续、攻克冻土施工难关中表现突出获得提拔。设置项目签约履约率、投资完成进度、建设达产速度、产业链带动效应、新增就业等5个量化标尺,为全县重点项目干部建立履职纪实档案,列明负责事项、具体成效与不足,让“担当指数”可量化、可比较。
从“听述职”走向“看实战”,解决“如何考”。摒弃“材料堆里选干部”旧模式,将考场设在项目火线,创新“三种识别”路径。今年来,组建3个专项调研组,嵌入风电、机场、高标准农田等53个重点项目一线,不发通知、不搞材料,蹲点施工现场30余次,沉浸式观察干部在协调矛盾、应急处置、团队协作中的真实状态和韧劲拼劲,填写“实绩评价参考”,为后续考核提供依据。强化组织部门与发改、财政、商务、经开区等10个经济主责部门的协同,联动纪检、审计数据,结合巡视巡察反馈、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项目信访举报核查等情况,交叉印证干部表现,精准识别其专业能力与廉洁底线,打破“信息孤岛”。
从“软约束”走向“硬杠杆”,突出“结果用”。将项目一线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用的“硬杠杠”,形成“干好经济项目有奔头”的鲜明导向。建立“重点经济项目实绩档案”,动态记录200余名干部季度表现与关键贡献,作为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核心依据。今年以来依据档案数据,新提拔干部中具备经济一线工作经历占比达44.44%。根据考察识别结果,优先将懂产业、善协调、能啃硬骨头的干部配置到项目关键岗位,3名干部被纳入“发展新能源专业干部库”,调任重用1名干部到旅游项目建设重要岗位,安排1名干部到通用机场重要管理岗位。动态监督预疾防患,发挥反向鞭策作用,畅通“信、网、电、访”四位一体投诉举报渠道,严防“带病上岗”,及时发现“无为者”“缺位者”,确保干部队伍纯洁性、执行力,推动责任落实零死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