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岭区始终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核心,深入基层、扎根群众,通过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形式赋能文化下乡。
一是构建全域覆盖的文化服务网络。2022年至2025年团队依托松岭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年均策划执行活动超30场,覆盖传统节日庆典、主题宣传教育、全民阅读推广、文艺创作展演四大领域。注重节日文化浸润,在端午包粽子编彩绳、元宵猜灯谜、重阳敬老演出等传统文化活动中,将民俗体验与文艺惠民深度融合。打造“冬日书香满松岭”全民阅读、“兴安杜鹃观赏季”“非遗购物节”“森林冰雪徒步”等四季主题品牌,实现“月月有主题、四季皆精彩”。
二是创新文艺与文明融合的服务模式。聚焦“文艺搭台、文明唱戏”,通过原创作品和特色项目传递时代精神。创排红色情景党课《兴安长子·践初心》《首战之地60年》,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抗联烈士纪念碑常态化开展祭扫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开设“青松听书会”36期,吸引300余名青年干部参与读书分享;将廉洁文化、诚信建设融入情景剧、演讲比赛、书画展等载体,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每年3月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组织志愿者清理街道垃圾、为老人提供文艺演出,将“为人民服务”宗旨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是聚焦民生需求拓展服务深度。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一老一小”及特殊群体。开展“孝老敬亲会”项目,邀请老人观看文艺演出,在温情化的助老服务中,给老人带来欢乐;春节前夕组织志愿者包饺子送春联,为多户困难家庭送去温暖,举办残疾人运动会,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开设“免费文艺课堂”260学时,惠及学生50余人次;举办幼儿文艺汇演、六一主题活动、书法培训等,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积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服务全域旅游战略,在303工段景区开幕式、杜鹃花观赏季等活动中承担讲解引导、非遗展示工作;2025年推出“旅游主题推介文艺活动”,助力本地文旅资源宣传。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