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兴安政讯

公正司法“润民心” 法律服务“零距离”

来源: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9-18 09:18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的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纷靠法意识越来越强。地区司法局作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行政部门,切实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法律服务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我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资源、服务群众,推动成立了大兴安岭地区调解中心,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仲裁裁决职能作用与11家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达成调解案件衔接流程及工作机制共识。截至目前,地区调解中心累计接待待当事人481人次,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30余人次;受理调解案件522件,成功调解265件,收到群众锦旗5面;打造“品牌调解室”13个,培育专业领域各异的“金牌调解员”15名,整体法律服务提质增效,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司法行政服务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以“百名”律师法治公益助“百名”企业。为充分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司法局联合工信局开展“百名律师联百企”活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安排律师结合企业特点制定了不同侧重的法律服务方案。活动开展以来,全区13家律师事务所、40余名专兼职律师、70余名公职公司律师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帮助。服务民营企业55家,召开座谈会2次,开展法治宣讲会10次,发放调查问卷322份,提供法律咨询16件,梳理法律风险点4点,提供法律意见4条,审查规章制度10份,审查合同7份,出具体检报告11份,化解矛盾纠纷1件,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万元,受到广大民营企业的一致好评。

以法律明白人推动基层法治化水平。我局全面加大对偏远地区“法律明白人”的培育力度,通过集中培训、线上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服务能力。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扩大推选范围,按照村(居)民自荐、村(居)委会推选、司法行政部门培训等规范步骤,在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驻村辅警、网格员、“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致富能手等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中选拔“法律明白人”。全区各县(市、区)通过推荐、申报、初审、公示等步骤,增选出209名“法律明白人”实现了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全覆盖,超额完成了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全区7个县(市、区)134个村屯(社区)共有“法律明白人”675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