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国家节水行动战略部署,锚定新时代治水兴水目标方向,大兴安岭地区以合同节水管理为突破口,强化全链条宣传引导,推动节水工作从“被动管控”向“主动治理”转型,在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领域取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为大兴安岭地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水动力。
一、以市场赋能激活节水内生动力
大兴安岭地区始终将节水工作置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统筹谋划,精准把握合同节水管理“专业运维、效益共享”的核心优势,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第三方服务”的协同推进体系。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专业力量参与节水改造,打破传统节水工作中“投入大、见效慢、管理弱”的瓶颈,实现水资源节约与经济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二、以精准施策筑牢节水实践根基
大兴安岭地区全面推进合同节水管理项目。2025年3月,大兴安岭德净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松岭区水网升级改造工程》合同,聚焦水源管网与水厂管网全链条升级,靶向治理供水管网漏损问题。预计完工后可实现直接节水经济效益1.62万元,不仅将大幅提升松岭区供水系统运行效能,更为其他区域管网节水改造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5月,塔河县顺通给排水有限公司与吉林省中禹环水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签订《塔河县顺通给排水有限公司输水管网节水设施改造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合同,启动输水管网节水设施改造工程。项目落地后预计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0万元,将显著降低区域供水成本,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成功构建“企业降本、第三方盈利、社会节水”的共赢格局。
三、以精准传播凝聚全社会节水共识
为夯实节水工作基础,大兴安岭地区水务局聚焦企业关键主体,开展靶向式节水宣传行动。通过“宣传进企业”活动,工作人员精准送达宣传单、宣传画、宣传纸抽等物料,围绕水资源禀赋、政策法规、节水技术等核心内容开展深度讲解。结合各地合同节水项目实践案例,直观展示节水改造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引导企业树立“节水即增效”的发展理念,主动挖掘节水潜力,将节水措施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为区域节水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凝聚起强大合力。
终审:董成浩
复审:刘伟
初审:李洋洋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