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政策精准发力 养殖户减负增收有保障——大兴安岭地区畜牧业保险保费占比跃居全省首位
为进一步提升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切实缓解养殖户生产经营压力,大兴安岭地区创新推出多项高含金量保险补贴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精准高效的政策宣传,极大调动了养殖户参保积极性,推动畜牧业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全面落实省级肉牛保险补贴政策(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合计补贴80%保费)基础上,大兴安岭地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地级财政补贴政策,由地区财政额外承担剩余20%保费中的一半(即总保费的10%),将养殖户自付比例降至10%。呼玛县、漠河市积极响应,升级推出县级补贴政策,率先实现肉牛“0元投保”,彻底解决了养殖户参保成本之忧。
与此同时,地区紧抓大鹅产业发展机遇,因势利导推出专项扶持政策,对每引进一只鹅雏补贴5元,并同步引导养殖户参与保险,通过“市场+政策”双轮驱动,为特色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政策实施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区肉牛保险参保户数达665户,参保肉牛2.35万头;大鹅投保数量突破10.16万羽,创历史新高。全区畜牧业保险保费占牧业总产值比重达2.66%,远高于全省1.08%的平均水平,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呼玛县该项比重高达13.31%,在全省重点县中排名第二,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这一成绩标志着大兴安岭地区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畜牧业保险新格局,为养殖户稳产增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实保障。
关联稿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