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育英引擎”全速运转 县区实践“亮点纷呈”——大兴安岭教育“兴安英才”管理提质增效进行时

发布日期:2025-05-08 来源:地区教育局 访问量:
字号:

为贯彻落实地委、行署人才强区战略,切实发挥教育“兴安英才”(即“专心治校好校长、潜心育人好老师、爱心奉献好班主任”)在全区教书育人示范引领作用,年初以来,在地区教育局统筹指导下,各地教育局、教研部门、学校互相配合,共同发力,第二批教育“兴安英才”通过线上和线下,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教学实践、学校管理实践与研究、班主任工作创新等新型教研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兴安英才”不仅展现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在全区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学习创新的热潮。地区将进一步加大对“兴安英才”的支持与培养力度,推动教育“兴安英才”发挥更大作用,为人才强区战略筑牢教育根基,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子,助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

英才领航塔河教育 工作室助教师成长

塔河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兴安英才”管理办法》精神,做好教育“兴安英才”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更好地发挥名师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塔河县教育局积极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由塔河县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筹备工作室,遴选工作室成员,加强名师管理和考核。截至目前名师工作室创建方案已完成,并成立4个“名师工作室”、吸纳核心成员19人,各工作室按研修计划开展活动。教师进修学校参与各工作室的主题研修活动的管理工作。

4月1日,徐铁峰名师工作室在塔河县第一中学校创建。该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为团队成员提供学习成长机会,辐射优质教育理念与方法。

4月3日,在教育局的指导下,以井丽丽名校长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各校(园)思政一体化工作交流会,确定思政品牌,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

示范引领赋能增效名师团队开展示范课6节,开展讲座9次,其中徐铁峰老师通过物理创新工作室教研平台做了《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井丽丽校长在全区义务教育联盟专题会议(呼玛现场)中作为校长代表发言交流,并借力“云帮扶”与安达二中建立联盟学校,开展“双师课堂”;与齐市三中资源对接与新林二中建立联盟学校开展交流互访机制。

青年教师成长显著通过“师徒结对”培养青年教师17人,其中指导青年教师刘雨佳在全区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竞赛说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指导年轻教师宋梦昱在校级青年教师展课活动中获一等奖。

自身建设铸魂提能制定年度个人成长规划7篇;参加教育部孙辉名校长工作室研修活动1次;《黑龙江教育》聚焦管理栏目上发表文章1篇;听评课80节;录制微课和精品课8节。

兴安英才引领教学 呼玛教育再谱新篇

自年初以来,呼玛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兴安英才”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兴安英才”管理办法》要求,围绕“自身建设、学校管理、示范引领、工作室活动、创先争优”五大核心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将其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举措。

聚焦教研提质量,规划引领创品牌。名师团队完成县级以上继续教育108学时,累计听课31节,撰写听课笔记及教学反思25篇,参加教研活动15次,形成班级管理纪实材料9次。结合推门课发现问题,推动教研组建设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名校长”胡彩霞牵头制定《呼玛县高级中学特色教育品牌发展规划》,完善教师梯队培养制度,形成《青年教师成长方案》,建立“骨干引领、青蓝结对”的研培机制;在全区AI赋能教育现场会上作了《立足县域实际探索县中发展途径》专题讲座1次,参与全区教研活动1次。围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主题,组织校级研修活动5次,形成《校本研修典型案例集》。主导开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提炼《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研修方案》,相关成果在地级教育论坛展示。

师徒结对传薪火,经验共享共成长徒结对帮扶,每位名教师2名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通过听课、评课、备课指导、教学研讨等方式,帮助他们快速成长。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论坛等形式,分享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开展专题讲座、参与教学论坛,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

校级联动拓视野,云端共享促提升呼玛县高级中学、第一中学到哈六中、哈工大附中跟岗培训、交流研讨选派“名教师”杜平到南京进行小班化学习。高级中学积极对接哈六中、大庆实验中学等省内名校,推进合作办学落地组织政治、英语学科开展“云端同步课堂”多次参与线上集体备课多场,共享名校导学案、校本教材。

最冷小镇育桃李 英才汇聚绽芳华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呼中区成立区级“兴安英才”领导小组,健全区、校分级培养、协同推进的“选、育、管、用、评”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和管理机制,构建“共建、共享、共助”的三名人才发展共同体,做好兴安英才的培养管理工作为推动呼中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个性制定成长规划,逐步成立名师工作室。呼中区共有专心治校好校长1人、潜心育人好教师2人、爱心奉献好班主任1人,所有人员已分别根据职责制定年度个人成长规划,并每人确定2-3名培养对象,带头参加各级各类研讨、交流、培训等教研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争当呼中教育发展的领航者。呼中区幼儿园园长王凤玲成立了“红星领航名师工作室”,与碧水幼儿班签订帮扶协议,开展送教活动。

经验分享激活课堂,名师引领教学改革。呼中区教育局、呼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走出去,带回来”南京小班化教学改革经验分享交流活动。

“专心治校好校长”王凤玲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数字技术与教学学科融合培训,开展“AI梦想创未来---科学领航AI点亮幼儿梦想”数字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创新文化作品创作一系列独具匠心的作品

思政创新桃李梦 英才领航启新程

2025年年初以来,大兴安岭实验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兴安英才”工作要求,立足教育教学主阵地,以人才强校为核心,聚焦“兴安英才”队伍建设与作用发挥,扎实推进相关管理工作。

强化组织管理,提升人才培育“统筹力”。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成立“兴安英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大兴安岭实验中学“兴安英才”培养管理细则》,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责任分工及考核标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时跟踪“兴安英才”在教学、科研、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

丰富活动形式,提升教师能力“续航力”。一是“兴安英才”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在“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双师课堂”等领域取得突破,推动学校教学改革走在地区前列。二是依托“青蓝工程”,精心搭建“兴安英才”与青年教师结对平台,构建“一对一”帮扶体系。“兴安英才”教师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教学基础环节着手,开展手把手指导。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校本课程立足地域文化与学校实际,“兴安英才”团队牵头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校本课程。以大兴安岭地区的铁道兵文化、乡土文化等为主题,打造“青春系铁轨”“书香盈实验乡土润初心”等系列课程实践活动。

“青春系铁轨”主题思政课上,播放大兴安岭行署副专员王跃然编剧的微电影《寻梦兴安》,以直观画面激发学生对铁道兵精神的探索热情,深化历史认知与精神内涵理解。创设“跨时空对话”场景,学生代表身着旧军装化身“铁道兵战士王闯”,让铁道兵精神在代际交流中产生共振,完成精神火种的接力传递。

拓展平台维度,提升教育创新驱动力。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领域的时代背景下,4月18日,张婷婷老师带来《AI在英语课堂的实用路径探索》专题讲座,为教师们献上一场理论与实践兼具的知识盛宴。本次讲座为教师们打开了AI赋能教学的新思路,有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探索出创新路径。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