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

大兴安岭地区四月份及“清明节”期间重点领域风险及诱发事故风险形势预测分析

发布日期:2025-03-31 来源:地区应急局 访问量:
字号:

  我区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较大,在气温回暖阶段将出现冻融交替现象。为全力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工作,地区安防委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采取书面会商的形式,对2025年4月份及“清明节”期间全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具体情况如下:
  一、4月份及“清明节”期间全区气象形势分析预测
  预计4月,大兴安岭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值(1.9℃)略高0.5~1.0℃,气温在2.0~3.0℃;全区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17.7mm)略多0~1成,降水量在18.0~19.0mm。4月易发生暴雪、雨夹雪等灾害性天气,降水的同时能见度较差,且降水相态复杂;大风日数增多,风力等级增大。
  二、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及诱发事故风险形势分析预测
  (一)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1.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春季我区火险等级趋势偏高,平均为三到四级,高火险日数偏多且防火期略长。近年来我区林分密度变小,林内空气对流变快,森林的抗火性也随之降低,导致森林质量急剧下降,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蔓延速度加快。加之返乡祭祖、旅游、春耕、施工等人员不断增多,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强,火源管控难度加大。经综合分析,四月份火险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根据天气回暖情况,预计4月中旬东、南部战区进入森林高火险期,月底全区将全面进入高火险期。
  2.地质灾害风险较低。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根据我区地质灾害历年情况及应急、气象等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可知4月份我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低。我区目前共有2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崩塌25处,滑坡1处,险情等级均为小型,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地质灾害。
  3.农业行业仍存在风险。春播即将开始,可能出现拖拉机上道路运输风险和农机具维修、使用违规操作风险。4月气温逐渐升高,江面开始融化易出现流冰,可能会对渔民造成危险。冰雪融化后存在放牧安全风险。特别是春季来临之际,可能出现防火安全风险和应对大风等极端天气安全风险。贮液池、村级粪污收集点等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安全风险。
  4.环境空气质量良好。PM2.5浓度均值情况。根据2022-2024年4月份同期平均值为16.3µg/m3这一情况预测,2025年4月1日-4月30日PM2.5浓度均值将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优良天数比率情况。2022-2024年的4月份共出现5天污染天气,均为毗邻地区焚烧秸秆,污染物随风输入我区导致。根据三年同期平均值为94.43% 这一情况预测,如果没有外来输入污染物影响,4月1日-4月30日,不会发生重污染天气。
  5.发生中强地震可能性较小。4月份发生中强地震可能性较小。3月大兴安岭及邻近地区无宏观异常现象,共发生地震7次,最大震级MS2.0,与上年同期比较地震发生频度减小,强度增强,预计4月地震活动频度可能增加,强度可能减弱。
  6.凌汛工作形势严峻。我区4月存在阶段性低温,终霜冻正常略早,需重点防范阶段性低温,强降水及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预计2025年我区主要江河开江日期整体接近常年略早,其中黑龙江上游江段预计将在4月28日至4月30日开江,预计发生灾害性冰坝可能性小,黑龙江上游可能发生一般性冰坝。
  (二)诱发事故风险形势分析
  1.恶劣天气交通安全风险较大。4月份,天气转暖,昼夜温差大,一旦出现雨夹雪天气,路面容易结冰,冰湖侵路现象增加,涵洞堵塞,融化的雪水不能流出,易形成过水路面,公路基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铁路客运安全风险:自焚火的车站煤灰倾倒前不水浸放凉倾倒易发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违规给电动车充电、违规使用明火作业不配备灭火器材、调动装载易燃易爆货物的车辆,不执行相关作业规定等方面;路外安全风险:站内人员和牲畜穿行,路外安全风险加大;遇有大风天气时,站区内悬挂物脱落易耽误列车;农用机械经过道口时不确认,易发生农用机械侵入道口风险。
  2.建筑施工安全存在风险。沙尘等恶劣天气易造成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事故;强风易造成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和火灾等事故;天气寒冷、降雪导致施工作业面结冰、积雪,强行室外组织施工作业,存在高坠等风险
  3.消防安全风险增大。4月份伴随气温逐渐回升,屋檐冰锥坠落伤人风险增大;夜间气温回归零下导致路面结冰,夜间及清晨上班高峰期道路湿滑情况严重,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增高。清明节期间为野外用火高峰期,加上近期积雪消融和大风天气导致枯草等易燃物质裸露,违规焚香烧纸、使用香烛进行祭祀极易引起火灾。在外出踏青、祭祀时,要避免使用明火,切勿乱扔烟头,燃放烟花爆竹等。
  4.文旅领域风险加剧。4月份气温逐步转暖,大风天气增多,加之清明祭祀、踏青旅游等因素叠加影响,A级景区有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旅游景区道路路面易出现湿滑,易导致游客滑倒摔伤等人身伤害。旅游团可能存在旅游交通安全隐患风险,受气温变化影响,雨雪天气可能造成路面湿滑、视线不清,恰逢清明节假期群众祭祖扫墓、探亲访友、旅游踏青等出行活动增加。
  5.矿山行业风险增大。大兴安岭地区已进入防火期,大风等极端天气各矿可能紧急断电,易出现供电事故。
  6.工贸危化领域风险增加。工贸行业:我区4月份气温回升大风天气较多,部分工贸企业的厂区和库区处于山区、林地边缘,周边多干燥落叶,地下多腐殖质,这些都属易燃物质,如未有效控制火源,及时清理周边易燃物,风势过大,易发生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行业:因天气干燥,危险化学品在储存、运输、作业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积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7.教育系统存在安全风险。4月份恰逢我区防火期,地区教育局要求各地各校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加强火源管理,严禁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明火、大功率电器等,加强火灾防控意识。
  三、“清明节”期间全区风险形势分析
  (一)交通领域存在安全风险。“清明节”期间,人流、车流增多,要加大巡查力度,对急弯、陡坡、桥涵重点路段加大检查力度,积极清理路面残雪、疏通涵洞。
  (二)冻融交替期间冰上活动存在风险。“清明节”期间,正值冻融交替期,即春季冰雪融化时期,冰面活动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一时期,冰面的强度和稳定性都大大降低,很容易发生冰面破裂、坍塌等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四、防范工作建议
  (一)加强森林防灭火应对工作。强化工作落实,召开“平安清明”战役工作部署会,对清明节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倡导文明祭祀,确保清明节战役期间不冒烟、不起火。突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时段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的森林防灭火意识。严格火源管控,充分发挥检查站、管护站、巡护队“三道防线”作用,严格落实扫码、登记进山制度,严把火源入山关。加大隐患排查,突出农事用火、林缘林内施工建设及输配电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完善和更新台账,明确责任、时限和整改目标,确保整治到位。夯实练兵备战,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全天候练兵备战,机具给养上车,确保火情早发现、快处置。
  (二)严密组织地质灾害巡查防护。加强巡查排查工作,利用好群测群防机制准确掌握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在巡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尽快处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和推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密切关注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强化协调会商机制,不断完善预警预报体系,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预报时效性和精准度。
  (三)强化农业生产安全管理。压实落靠各级农机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开展技术和安全指导。开展农机事故警示教育,防止人员无证操作、机具“带病”作业。加强“警农联合”执法行动,强化农机打非治违。下发流冰期安全警示通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加大重点水域巡逻,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开展畜禽安全生产检查,建立安全风险检查台账。县级对屠宰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兽医实验室等进行全覆盖检查,地区对重点区域进行抽查。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四)加强生态环境防治工作。污染天气期间,严格按照《大兴安岭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工作要求,立即启动相应级别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各项应急管控措施,切实减缓重污染天气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锅炉、工业炉窑等设施除尘、脱硫、脱硝环保设施运行和达标排放情况的在线实时监控和现场检查。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将持续加大春季秸秆禁烧管控期间执法检查力度,确保秸秆焚烧零火点。
  (五)加强地震跟踪监测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地震监视,密切跟踪震情形势;做好每日地震宏观微观异常现象的观察与观测、调查与核实、填报工作;坚持做好月会商和震情研判工作;为今后的地震预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做好监测设备维护,确保监测设备安全、稳定、正常运行。
  (六)加强交通运输安全防范。公路养护单位要坚持以雪为令,做到随下随清,强化清冰除雪机械设备配置,加大防滑防冻物资储备,全员上阵,全力做好道路除雪保通和防滑工作,创造良好行车条件。铁路客运:强化消防安全控制,在火车站严控炉灰倾倒,必须水浸晾凉方可倾倒;对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消防隐患排查整治。抓好消防设备维修保养。扎实推进外部环境整治。坚持路外环境宣传常态化;加强对施工单位人员的管理,严防随意穿行线路,危及人身安全。大风天气对软硬飘浮物加强检查,防止飘浮物进入线路影响行车安全,加强荒火的安全处置。
  (七)做好住建行业风险管控。建筑施工现场要强化开复工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复核,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针对沙尘、强风等自然灾害天气,制定有效防范应对措施。要加强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强化“四口”“五临边”等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部位,以及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深基坑等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等分部分项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隐患问题;严禁强令冒险作业,严格动火作业审批,沙尘、强风等恶劣天气停止室外高空和动火作业。
  (八)加大消防安全管控力度。全力抓好交通道路安全提示,强化全区各基层单位执勤战备工作,做好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准备。加强屋檐“冰溜子”清理工作,加强巡查力度,强化与乡、镇、街道沟通配合,及时发现、及时清除,不断降低冰锥坠落伤人风险。要在节日期间采取定点和流动相结合方式开展抵近执勤,保证一旦发生火灾能够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做到打早打小,防止小火酿成大灾,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九)做好文旅行业突发应急处置。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各种媒体渠道,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技能,提高从业人员和游客防灾能力。加强对涉及林区的A级景区做好森林防火的督促工作,加强日常的火点监测和日常巡护瞭望,遏制火灾风险发生。对景区内消融期湿滑导致的安全隐患区域设立警示标识,防止游客靠近,在容易出现湿滑的区域及时清理或铺设防滑毯等安全措施,避免游客摔倒受伤。
  (十)落实矿山行业风险防范措施。完善应急联动和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加强应急、气象、矿山救护队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及时向煤矿企业发布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信息,督促煤矿上齐上全应急电源,加强应急电源的检测维修,确保断电时能够及时启动。
  (十一)强化工贸危化企业安全监管。工贸行业:要高度重视防火,及时清理杂物,电气焊等动火作业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采取有效管控措施,保障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行业:要强化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和日常巡检,及时做好防雷防静电检测,确保安全设施完备好用。特别是清明节期间,要严格控制火源,避免事故发生。
  (十二)强化教育系统安全部署。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灾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应对。组织广泛开展青少年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提高青少年防火防灾安全意识和紧急避险能力。
  (十三)强化凌汛灾害防御措施。要强化凌汛工作安排部署,做到思想早发动、工作早布置、措施早制定、人员机具早落实,确保沿江区域安全。沿江县区要加强巡查力度,密切关注水情冰情,一旦水位大幅上涨,做好人员安全避险准备。要加强对黑龙江上游的观察监测,认真排查风险隐患,发现异常情况迅速上报处置。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