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政策信息
信用修复“打铃提醒”上线市监局深化信用指导助力企业“增信减负” 
					
					
					为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管局依托政府大数据平台,推出信用修复“打铃提醒”系统,该系统业务范围涵盖经营主体年报、行政许可到期提醒、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等市场监管领域信用惩戒措施全部场景,通过“一对一”短信提醒经营主体“免失信、早复信”,实现对经营主体信用风险精准预警和有效干预,帮助经营主体规避失信风险、提升诚信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一、坚持事前打铃提醒缓冲容错。对于到期未年报、许可证到期、经营主体因住所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营主体,事前预设缓冲期,将初筛符合要求的企业信息直接推送给监管人员进行事前预审,对预审符合提前修复条件的企业,监管人员将启动“打铃提醒”服务,利用该系统“点对点”发送提醒短信,督促及时纠错,在此期间经营主体及时改正违法行为(包括及时年报、办理变更登记、重新在原登记住所取得联系等)的,可依法移出拟列入名单,避免因轻微违规行为导致信用受损,充分体现包容审慎护航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的正向引导。对重点、疑难或需帮扶的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专人辅导和上门服务,确保修复路径清晰、过程顺畅。

二、坚持事中提醒告知靶向帮扶。建立行政处罚、严重违法失信动态管理清单库,及时追踪企业信用修复“黄金窗口期”。在行政处罚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最短公示期届满前,在最短公示期届满前15天触发二级预警,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送“修复倒计时”提示,同步开通“预审直通车”。针对预警未响应企业,组建“信用管家”团队开展“上门送修复”行动,定制“一企一策”修复方案,助力严重失信企业提前移出名单。对经预审符合提前修复条件的经营主体,系统再次发送信用修复提醒短信,提示尽早复信、早消除影响。对经提醒仍未及时申请信用修复的,监管人员还将结合随机抽查等监管工作,“上门送信”主动帮扶,确保应提醒尽提醒。

三、坚持事后跟踪指导优化服务。打铃提醒”后,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管局还通过提供视频指导、设置线上疑问专线答、网上随时办,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全要素指引,解答个性化问题,开展手把手指导,鼓励企业使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同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检,建立信用修复事后回访机制,建立工作台账,持续跟踪问效,确保帮扶措施取得实效。了解企业信用修复进展及生产经营动态,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及时掌握“唤醒”企业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发力,提供“点对点”个性服务,解决实际难题,提升企业满意度,为企业正常经营注入动能。
| 
       
  | 
      
       
  | 
    
| 
       
  | 
      
       
  | 
    
截至目前,“打铃提醒”体系已覆盖大兴安岭辖区内1800余户经营主体,帮助400余户主体成功规避失信风险,指导65户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通过全场景覆盖、全方位提醒、全要素指引、全过程引导的“四全式”信用打铃提醒服务,进一步加大信用风险预警,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营商环境满意度,不仅实现了由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的转变,更能以柔性监管有“温度”、包容审慎有“尺度”,助力经营主体“增信减负”,用信用“软实力”筑起营商环境“硬支撑”。
关联稿件:
终审: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复审:办公室
初审:信用监管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黑公网安备 232722020000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