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的教育近年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在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在教育公平方面,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院校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发展空间。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艳斌与我们分享这些成功背后的故事。
奋斗:刘局长您好,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大兴安岭位于祖国边疆,要发挥教育在守边、护边、固边、兴边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大兴安岭地区在稳边固边、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所做出的具体努力。
刘艳斌: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龙江视察,首站来到大兴安岭,亲切看望慰问干部职工群众、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在龙江视察期间强调,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提升全民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办强办优林区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核心所在。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实现东北振兴任务艰巨,时不我待。为实现教育强国、振兴东北的历史使命,大兴安岭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一体化改革,将改革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持续提升林区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提高边疆人口的整体素质,以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兴安的可持续振兴。
一是加强教育惠民保障,逐步提升林区百姓教育幸福感。在地委、行署的统筹部署下,我们实施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政策,今年共免除学费245万余元,受益学生4598名,同时为1241名中小学、中职和幼儿园困难学生发放补助资金86万余元,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年初以来,全区公办幼儿园占比已达到66.39%,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较好满足了适龄儿童“好入园、入好园”的需求。
二是创建特色育人体系,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区依托大冰雪、大森林、大界江、大湿地、大矿山、大历史等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深度开发独具特色的育人课程,创建“七色”育人体系,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是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充分利用省教育厅对我区支援政策,坚持引进来、用的好、留得住的人才培养思路,为我区9所中小学校定向培养17名年轻教师,引进25名紧缺学科教师,协调74名教师到我区支教,惠及7个县(市、区)18所中小学校,缓解了我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地理和音乐等学科无法开课的困境。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邀请20余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开展教育行政干部、校园长、优秀骨干教师培训,上半年共组织培训4482人次,全面更新教学新理念,提升教育团队专业素养。随着我们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我们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今年高考成绩创建区以来新高,人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是搭建互助交流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我区坚持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内外两条线、同步走。对外,成功建立教联体,与哈尔滨市16所名校名园结成帮扶对子,召开教联体签约仪式,搭建了互助交流平台,建立“以校包校”帮扶工作机制。各地各校积极与援助校沟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跟岗学习、定期送教、远程授课、双师课堂、联考统考等活动20余次。对内,打通优质资源壁垒,深入推进全区基础教育联盟工作,召开全区基础教育联盟发展推进会和校园长论坛,常态化组织大兴安岭区域内各学段联盟活动,截至目前,组织召开联盟系列活动10余次,示范引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奋斗:感谢刘局长的详细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您刚刚的介绍中大兴安岭在落实五育并举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七色育人”体系,请您介绍一下这一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实施效果,并谈谈大兴安岭地区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有哪些探索?
刘艳斌:大兴安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用心挖掘整理,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育人课程。我区创新实践的“七色”教育已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七色”教育,即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橙色阅读教育、黄色劳动教育、蓝色科技教育、绿色生态文明教育、金色心理健康教育、银色冰雪文化教育。我们通过推进“七色”教育,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教育,以直观形象的色彩灵活展现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能力潜质,适应学生差异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培养目标。比如,今年在漠河,职业学院承办了黑龙江2024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和东北“三省一区”课程思政联盟年会,进一步丰富了基因传承教育,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振兴的自信。
除此之外,我们持续深化特色教育工作。开展素质教育提升行动,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五育并举,在全区提出“六个一”学生培养目标,即一生好品质,一副好身体、一个好心态、一双好眼睛、一手好汉字、一项好技能。在“六一”儿童节,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走访关爱、送温暖、献爱心、传真情等活动形式,为有学业压力、家庭变故、留守、单亲、特困家庭及心理健康特殊状态学生,架起与学校和社会的沟通桥梁,营造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提高。持续推进体质健康“双减””三年行动,统一制定“小眼镜”“小胖墩”登记台账。开展健康素养大讲堂,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美育浸润计划,指导各地各校不断深化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普及艺术实践活动,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美育特色教育发展。大力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进校园,组织我区优秀中小学校体育教师,赴哈尔滨体育学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丰富我区特色教育项目。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2024年师生艺术节活动,推进我区特色教育快速发展,提升师生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奋斗:感谢刘局长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大兴安岭地区在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多项积极探索,如建设漠河北极文化旅游学院和新能源产业学院等。请问,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和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大兴安岭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针对这些挑战,您认为未来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刘艳斌:职业教育是地方发展留人聚能的基石。大兴安岭地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兴安岭职业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独特的优势,致力于为本地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支持在边境城市新建职业教育院校”重要指示精神,我们立足实际,依托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在漠河创办了二级学院,即漠河文化旅游学院,现已挂牌,今年省教育厅下达了100人的招生计划,目前已完成招生。
二是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大兴安岭技师学院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新能源(风电)产业学院也已揭牌,目前已招收了170余名学生,推动了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为我区发展风电产业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是与黑河市联合举办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此次活动以“实实在在办好职业教育、助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落实黑河市、哈尔滨市、呼和浩特市、大兴安岭地区“三市一区”职业教育战略性框架合作协议,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四是与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签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建立“石榴红”乡村振兴学院,目前已落地揭牌,学生已开始实训。“石榴红”乡村振兴学院的建立,对推动边境县人口蓄力、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推动稳边兴边固边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来源:奋斗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