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兴安教育 / 教育要闻

兴起职教热 走好振兴路

来源:地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4-25 14:45
浏览次数:
【字体:

大兴安岭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关于“在边境城市新建职业教育院校”“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依托,以群建院、以院促产、以产兴边,推动教育与产业相融合,着力打造职教边境办学“兴安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劲动能。

一、强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谋新篇。大兴安岭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价值巨大,大兴安岭是祖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县级市,办好职业教育是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大兴安岭地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实施办法》《大兴安岭地区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新建漠河文化旅游学院、“石榴红”乡村振兴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漠河市、塔河县和加格达奇区,三点成线“链条式”由北向南贯穿整个大兴安岭地区,有力推进边境办学工作,帮助县城和小城镇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为实现“办一所学校,兴一方产业,火一座边城”的美好愿景打下坚实基础。

锚定建设目标,精准发力走新路。大兴安岭地委、行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部署启动漠河文化旅游学院建设项目,依托省高水平森林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专业群建设项目,将学院建设与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找准项目建设的发力点、落脚点,打造国内一流“标杆”的旅游教育品牌。深入开展筹建文旅学院的专题调研,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明确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建设方案。同时,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省教育厅在申请增设专业、二级学院申请、专项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漠河文化旅游学院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漠河一周年之际开学。学院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商学院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与漠河北极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峰悦之约酒店、龙江源旅游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计划2035年前实现升本计划,建成最北大学,将文旅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学院,国内领先的寒地文旅研究中心,实现培养适应文旅融合、旅游全域化等重要发展趋势的“数智文化旅游”复合型人才的总体目标。

三、发挥地域优势,精准施策展新姿。一是借鸡生蛋,资源共享。加强与漠河市的政校合作,将漠河市高级中学校区整体交由漠河文化旅游学院管理使用,启动挂牌招生,2026年9月前暂时允许两校并存,闭环管理,边办学边完善。漠河市高级中学校址位于东部沿河地区,风景优美,有利于漠河文化旅游学院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体制,与周边协同形成旅游生态区,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实现“前店后校+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腾笼换鸟,资源活用。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实现“一子动、满盘活”的连锁反应。漠河市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多所高、初中整合成完全中学,空出的校舍转交文旅学院。中职学校也搬迁至文旅学院,将校园腾给寒地测试产业园,既符合县域“三段两类”学校布局动态优化调整机制要求,也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促成寒地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多方共赢。三是筑巢引凤,资源优化。统筹政府投入、债券投入和社会投入,着眼高质量发展需求,建设配套的宿舍、图书馆、实践综合体,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周边城市业态迭代发展。学院计划在校生人数到2027年9月达到1500-2000人的规模,达成“办好一座校,带动一座城”的人口聚集和产业承载效果,形成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北跃南拓、双轮驱动的战略格局。

大兴安岭地区未来将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机遇意识、开放意识,找准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突破方向和着力点,不断增强洞察力和执行力,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奋力开创兴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