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兴安教育 / 教育要闻

山海同行 精准把脉——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邀请景宁县小班化教育专家进校巡回指导

来源:地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9-26 19: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小班化改革实施方向和重点,打造具有兴安特色的小班化教育模式,922-25日,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特邀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商培荣,办公室主任、高级教师柳伟芳,走进新林区、呼中区和漠河市5所小班化试点校,重点考察校园环境,深入课堂随堂听课,进行精准指导和专题讲座,为小班化教育改革提供策略和方法,为大兴安岭地区小班化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922-23日,商培荣和柳伟芳两位专家走进新林区小学和新林区第一中学,考察校园环境和班级建设,现场观摩小学《轴对称再认识》、初中《有理数的加法》两节数学课,并听取了数学教研组的教学思路、观点介绍。两位专家对两节数学课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从专业的角度,对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变革、班级环境创设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23日上午,在新林区小学音像馆进行小班化专题培训。商主任以《绘好“三张图”,走实课改路》为题,立足景宁小班化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围绕小班化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核心问题,深入分享课程体系建设及实施、教师培养培训、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实施经验。

923日下午,两位专家深入呼中区进行专业指导。在呼中区第一小学和第一中学,进入班级随堂听课,听取学校关于小班化教育改革进展情况汇报和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肯定教师在课堂互动、关注个体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教学设计,同时就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任务要求和学生评价方式提出专业指导。在互动交流环节,商主任着重强调,小班化教学改革就是要落实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其核心就是学教方式变革,要将“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其中有效途径就是小组合作探究。同时强调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建立规则、明确任务、完善评价,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小老师”,让学生在“教”中“学”,在“教”中成长进步。商主任指出,小班化课堂教学要关注备课、作业和评价三个核心环节,备课要注重备学生、作业要注重分层和面批,评价要具体、有效,通过任务分层和个性评价实现“因材施教”。

924日,两位专家走进漠河市北极镇中心校,全面考察学校校园文化和班级环境建设,深入课堂听取小学数学课《平移》和授课教师课后反思。柳主任肯定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于集体学习、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的做法,并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商主任强调,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班级建设及学生评价改革。在课堂教学组织改革中,要注重小组合作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要深入学生,少站讲台,多与小组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建立更高效的小组合作;在班级建设中,要注重教室富余空间利用,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班级文化,合理进行教室功能分区,可将教室空间划分为学习区、阅读区、展示区等,将更多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在学生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学校实际情况,构建包含将课堂评价、活动评价、行为评价等学生评价体系,与学生评优评先挂钩,切实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此次进校巡回指导活动,不仅为大兴安岭地区小班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景宁经验”,更搭建了南北教育智慧碰撞融合的桥梁。相信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区小班化教育必将行稳致远,逐步形成具有兴安特色、充满活力的教育新样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终审:赵鹏

复审:薛秋雨

初审:吕冬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