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订餐服务的蓬勃发展,足不出户享受美食已成为生活常态,而让“线上美食”更安全、更放心,离不开经营者、消费者与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为守护好这份“舌尖上的幸福”,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注意事项如下:
一、入网餐饮经营者须知
(一)选择正规平台公开商家资质
入驻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时,应选择已依法取得备案资质的平台开展经营活动。按要求上传《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同时确保资质真实有效,不得借用、冒用、伪造证照。
许可信息发生变更(如地址、经营范围调整)时,及时办理证照变更并同步更新平台信息,以透明化公示增强消费者信任。
(二)按照许可事项开展经营活动
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项目(如热食类、冷食类、自制饮品等)提供服务,不超范围经营未取得许可的品类(如:未取得冷食类制售资质不得售卖凉菜)。
不得将订单委托其他无资质商家加工制作,不得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或添加剂。
(三)加强过程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时,选择资质齐全的供应商,留存供货凭证及检验合格证明,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杜绝使用过期变质、来源不明或法律法规禁止的食材(如野生菌、四季豆需确保加工至完全熟制)。
为守护餐品从出锅到送达的全程安全,使用一次性外卖封签(如封口贴、安全扣等),封签的使用能有效防止配送过程中人为拆启或污染,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减少消费纠纷,维护商家自身权益。
(四)规范宣传用语依法开展营销
网络页面展示的菜品名称、原料、分量等信息应与实际一致,不得虚构夸大或发布虚假广告。
建议主动标注菜品主要配料、过敏原(如“含海鲜”“可能含麸质”),为特殊饮食需求的消费者提供清晰指引。
二、网络订餐消费者须知
(一)选择正规外卖平台
消费者在订餐时,要仔细查看商家主页公示的证照信息(《营业执照》与《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齐全、有效,查验食品许可经营范围与线上销售餐饮品种是否一致,查看商家公示的餐饮制作加工场所环境卫生图片、视频图像等,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卫生整洁的入网商家点餐。
(二)谨慎订购高风险餐食
网上订餐应尽量选择用新鲜、当季的食材采取热加工方式制作的餐饮食品,尽量避免选购冷菜、生食、海产品等(如拌黄瓜、生鱼片)等易滋生细菌的高风险食品,以防发生食源性疾病。
优先选择距离近、配送时间短的商家,缩短食品配送时间,减少因温度变化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
(三)认真查验尽快食用
消费者在取餐时,要仔细检查送达的餐品包装是否完好、清洁,食物是否受到污染,有无明显感观异常,发现问题要当面拒收并及时联系商家处理。确认无误后,要尽快食用,避免因长时间存放造成食物变质。
(四)适量点餐拒绝浪费
网络订餐时应按需适量点餐,可按需求选择“小份饭”“小份菜”,对“凑单满减”“优惠叠加”“超低折扣”等促销行为要保持平常心,避免过量点餐,造成浪费,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五)保留凭证好维权
网络订餐时要注意留存消费小票或平台交易截图凭证,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网络订餐安全需要社会共治,经营者应诚信守法经营,消费者亦需理性消费、主动监督。我局将持续加大网络餐饮服务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让我们携手共治,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餐饮消费环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