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 / 统计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预防养老涉诈宣传警示

来源:地区行署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08-23 04:48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不少不法分子假借 “服务老人”“关爱老人” 之名,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养生、投资理财等特点,获取老年人的信任,以产品推介等手段设置陷阱、诱导消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给老年人及其子女、家庭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

套路一:养生保健骗局

冒充国家医疗机构教授、工作人员,以调查病情、用药情况为由给老年人打电话获取信息,并根据不同老人编造不同的诈骗“剧本”,谎称给老人办理大额慢性病、大病补助金及保健品费用退补等“优惠”,欺骗老人缴纳管理费等。

个人信息要保密

关注新闻和案例

养老保健乱象多

勿贪便宜吃大亏

提示:

老年人群应当高度警惕通过促销等方式进行的调查研究,如果遇到所谓“权威人士”称可以办理医疗优惠政策,但要求提供银行账户等信息,应立即拒绝。

套路二:养老服务骗局

某投资公司在未获得金融资质的情况下,向中老年人群宣传某在建养老公寓,以发放会员卡、福利补贴、给付利息回报为诱饵,与大量老年人签订《养老服务协议》,收取大额服务费用进行融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提示:

老人及家属选择养老公寓时,切勿轻信他人前期返利、优惠的许诺,更不能被“高收益低风险”的噱头所蒙蔽。在签署协议前,一定要向有关部门核实了解经营机构资质;对未获得融资资质的企业,不要贸然进行投资,否则容易成为犯罪集团实施诈骗、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的被害人。

投资理财要谨慎

高息低险要不得

警惕经营无资质

小心养老变“坑老”

套路三:艺术品投资骗局

某健康咨询公司以销售艺术品为名,通过推介会、发放福利等宣传方式,吸引大量中老年人群成为公司客户,在没有艺术品实物交易的情况下,签订《艺术品交易合同》,根据投资金额定期返还年利率10%-16.3%不等的固定回报,合同期满后返还本金。

提示:

很多“收藏品”诈骗案件的受害者是老人。不法分子抓住了老年人喜欢储蓄收藏的特点,利用信息差,编织一些高大上的名头,以“以低换高”“高价回购”“定期返利”“代为拍卖”等方式。

古董字画多探究

骗取钱财是目标

天上不会掉馅饼

受骗一定先报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